第一百三十章-《明末:我要当皇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范景文在任期间,致力于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,为很多在审判定罪过程中有误的“犯人”平反昭雪。

    东昌大饥,灾害横行,为解民于危难,救民于水火,他亲自调查研究,条理荒政,对确实困难的尽力给予赈恤,对有劳动能力的帮助其恢复生产,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。

    经过他的一系列努力,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重建家园。不久,朝廷念其功勋卓著,越级提拔他任吏部稽功司主事等职。以后又历任文选员外郎、验封郎中。

    明神宗皇帝驾崩,明光宗继承皇位后,下令举荐贤能之上,范景文骨鲠上疏,极力举荐,但他举荐的大都是先朝元老,为光宗所忌,范景文也有自知之明,不久便因事乞假回乡。

    年纪尚小的朱由检有幸听闻,记住了这个名字。

    天启二年二月,范景文被重新起用,任文选郎中。朝廷中魏忠贤大权独揽,压制不同意见,培植党羽。上任不久,范景文便上疏请求明廷,广开仕路,养仕节,招纳有德贤良之士,他上疏言:“天地人材,当为天地惜之。朝廷名器,当为朝廷守之。天下万世是非公论,当与天地万世共之”。

    言词深刻贴切,时人传为名言。但是朝廷昏庸,奸臣篡权,他的建议不被接受。

    也就是在这个时候,朱由检就已经开始注意到他了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的朱由检,更像是一个儒生,真正意义上的“贤王”。

    等到登基之后,范景文经别人荐举,朱由检欣然同意,召用为太常少卿。

    崇祯二年七月升任为右佥都御史,巡抚河南。

    后来发生兵祸,他率领自己的部下八千人出兵救援,兵饷都是自理。抵达涿州时,四方的援兵多数都抢掠,只有河南的部队秋毫无犯。他移兵驻守京都大门,又移兵驻防昌平,远近之人都依靠他而不惊恐。

    崇祯三年三月升任为兵部添注左侍郎,在通州练兵。通镇刚开始设置,士兵都是招募的新兵,范景文训练有度,军容齐整,战斗力高强。

    范景文尝请有司实行一条鞭法,徭役归之官,民稍助其费,供应平买,不立官价名。崇祯帝对此建议极为欣赏,令永著为例。两年后,可惜景文因父亲之故,辞官守丧。

    崇祯七年冬季,范景文再一次被朱由检起用为南京右都御史。

    不久,拜兵部尚书,参赞机务。他屡次派遣部队驻戍池河、浦口,援助庐州,扼守滁阳,遇有警报则发兵,节制很精明。

    他曾经因为军粮的事情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互相揭发奏告,获罪降级视事。后来,叙援剿的功劳,恢复原有级别。

    崇祯十七年二月,也就是上个月,朱由检觉醒后手腕越来越强硬之后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