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3章-火灭了-《阴阳剥皮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沈默从旁边的试剂瓶里,用滴管吸取了一点乙醚,小心地滴在样本上。

    那层结晶瞬间溶解。

    他将溶解后的液体收集起来进行成分分析,结果让他瞳孔微缩——蜂蜡。

    这证明了苏晚萤那些顽强的无名草,并非单纯地在汲取“残响”的能量,它们本身也被一种更深层的力量“逆向寄生”了。

    那股力量以执念为核心,以蜂蜡(源自安途殡仪的蜡烛)为介质,将苏晚萤的共情网络变成了自己的传播导体。

    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在沈默脑中形成:执念—介质—传播链。

    “残响”并非虚无缥缈的鬼魂,它是一个遵循着寄生逻辑的复合信息体。

    只要斩断其中任何一环,它就无法完成对现实的干涉。

    铅门被有节奏地敲响了三下,这是他和林工约定的信号。

    沈默拉开沉重的门栓,林工疲惫的脸出现在门口。

    他没有多余的废话,直接将笔记本电脑推到沈默面前,点开了那段被还原的监控视频。

    “它在扮演你。”林工的声音沙哑,“用你的消失,证明你的存在。”

    沈默看着屏幕上那个酷似自己的白色幻影,眼神没有丝毫波动,只是冷静地将这个新现象纳入自己的分析模型。

    “还有这个。”林工又从手机里调出几张照片,“今天早上,全市至少七所小学的老师都发现了同样的事。孩子们,都在画同一幅画。”

    照片上,是一张张用蜡笔画出的稚嫩画作。

    内容却惊人地一致:一口深井,井口缠绕着发光的藤蔓,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男人蹲在井边,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。

    而在男人的身后,无一例外地站着一排面无表情、不笑也不哭的孩子。

    “最关键的是,”林工的声音压得更低了,“我问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家长,他家根本没人做过那个梦,孩子也从没接触过任何相关信息。而且,所有老师都反映,孩子们似乎都是在凌晨两三点钟偷偷爬起来画的。”

    凌晨两点到三点……

    沈默的脑中,一道电光石火般的信息流瞬间串联了起来。

    热成像图上,蜡烛燃烧时呈现出的诡异“低温”现象……城市夜间供水管网压力最低、流速最缓的时间段……

    他猛地抬起头,盯着林工:“残响,可能在利用水!它借助特定时间段水压的稳定变化,在管道内形成一种低频共振,这种共振频率,可能恰好能与特定人群的脑波耦合,尤其是在浅层睡眠状态下的儿童!”

    “我需要证据。”沈默的语气不容置疑,“去离你女儿病房最近的地下管道间,用录音笔录下凌晨两点到三点之间,主供水管道的振动声。”

    为了验证这个疯狂的假设,林工彻夜未眠。

    第二天,他带着一段记录着沉闷水流与管壁共鸣的音频,再次来到冷库。

    沈默找出一台布满灰尘的老式示波器,这种依靠电子束轰击荧屏发光的古董设备,最不容易受到外界信息干扰。

    他将音频信号接入示波器。

    绿色的光点在屏幕上跃动,很快稳定成一道规律的波形。

    沈默从口袋里拿出一本旧版的《法医神经学》,翻到记录脑电波模式的一页。

    他用卡尺量了量屏幕上的波形周期,又对比了书上的图谱。

    吻合。

    与人体在深度放松或浅层睡眠状态下产生的θ脑波,频率高度耦合。

    假设被证实了第一步。

    沈默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,他决定进行更大胆的尝试。

    他找出另一份音频文件,那是最初那位调查“母亲之音”事件的女记者,在车内留下的最后遗言的原始录音。

    他相信,那段录音里,必然残留着“残响”最原始的信息模板。

    他将两段音频进行数字叠加,再次输入示波器。

    屏幕上的绿色波形开始剧烈地、不规则地扭曲、跳动,像一颗濒死的心脏。
    第(2/3)页